正要準備“方便”,突然發(fā)現公廁里出現異性兒童,你怎么看?最近,如何看待“媽媽帶男童進女廁”“爸爸帶女童進男廁”的話題再次引發(fā)討論。有多次遇見男童被帶進女廁所的受訪者認為,類似行為傷害了正常使用廁所的女性的權益。然而,也有帶男孩的母親表示,帶孩子進女廁所實屬無奈。
這樣的問題并不新鮮,卻屢屢引發(fā)討論,說明社會對家長帶異性兒童時的如廁需求,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應對承接機制。首先要明確的是,爭議雙方的訴求都有合理性。女廁所是為女性服務的,男廁所是為男性服務的,這項基本規(guī)則并不因使用者年齡大小而改變。但是,媽媽帶男童進女廁的行為,又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權宜之計。畢竟,對于低齡兒童來說,他們使用公廁時需要大人的幫助,由此防止不必要的尷尬甚至危險。
兒童出行,很難做到完全由同性家長陪護。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不止有一個孩子,如何在公共場所“帶娃”的事看似是細枝末節(jié),實際上也關乎社會對育兒的扶持與幫助。過去“獨生子女”背景下可以勉強湊合完成的事情,現在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決不能再隨意糊弄。
公廁的運營狀況和維護程度,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體現。兒童性別意識的養(yǎng)成,是其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方面。兒童到異性廁所“方便”,不僅可能對他人造成冒犯,也不利于其形成性別意識。長此以往,兒童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受到影響。
問題說了一大堆,解決方法說難也不難,那就是推行家庭間公廁和無性別公廁,這又被稱為“第三衛(wèi)生間”。真正的無性別公廁,不能像現在的公廁隔間一樣,上下還留有空隙,給孩子偷窺甚至不法者騷擾留有隱患,而要盡可能實現封閉,讓如廁者感到安全放心,也免除家長帶異性孩子上廁所的尷尬。
當然,改造現有的公共廁所,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支出,也可能給現有設施的使用帶來不便。對此,不妨從新建立的公共設施開始,并將其明確為一項標準。對于既有的公共建筑,在進行裝修改造時,也應遵循新的標準。
2016年年底,國家住建部修訂《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要求城市中一類固定式公共廁所,二級及以上醫(yī)院公共廁所,商業(yè)區(qū)、重要公共設施及重要交通客運設施區(qū)域的活動式公共廁所,均應設置“第三衛(wèi)生間”;原國家旅游局也發(fā)出《關于加快推進第三衛(wèi)生間(家庭衛(wèi)生間)建設的通知》,要求全國5A級旅游景區(qū)都應配備“第三衛(wèi)生間”。
但是,現實中,“第三衛(wèi)生間”的設置和使用仍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一方面因為有的標準不是強制性規(guī)范,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方是否遵循全憑自覺,即使是新建的公共建筑也未必設有“第三衛(wèi)生間”;另一方面,即便有關方面按照標準修建了“第三衛(wèi)生間”,在現實中為了減少管理成本,也常常閑置不用、缺乏維護,甚至常常大門緊鎖,不少“第三衛(wèi)生間”恐怕只為應付相關檢查評比。
公共廁所不僅具有一般廁所的功能,還具有公共性,是為了“方便”大眾而服務的。因此,公廁理應不斷完善服務,順應社會出現的新需求和新趨勢。如今,社會普遍接受了“第三衛(wèi)生間”的理念,對解決家長帶異性兒童如廁難的問題有著強烈呼吁,有關部門也制定了“第三衛(wèi)生間”的標準與規(guī)劃,絕不能讓這項便利社會的措施止步于“執(zhí)行難”。
家長帶異性兒童上公廁,由此產生爭議和沖突,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問題止于爭議而缺乏行動,只會淪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口水仗。當務之急是匯聚合力,推動“第三衛(wèi)生間”的建設,盡快推廣有價值、可借鑒的試點經驗,督促廁所管理方盡到職責、做好相關服務,從而讓家長坦坦蕩蕩地帶異性兒童上廁所,也免去更多如廁者的尷尬與不便。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