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購物節(jié)銷售數據再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消費維權信息也達到了123萬多條。這些維權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對此專家建議,應建立誠信評價機制,充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報告顯示,“618”購物節(jié)期間,消協(xié)系統(tǒng)共監(jiān)測到消費維權信息1232056條,體現了消費者對其所接受商品和服務的負面評價。123萬多條維權信息都在“吐槽”啥?如何讓消費者放心“買買買”?
報告顯示,這些消費維權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短信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其中,直播“帶貨”最火爆、問題最多。監(jiān)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超11萬條。
據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新聞部主任戴崴介紹,直播“帶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guī)宣傳問題;產品貨不對板,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售后服務難保障等。
“部分直播‘帶貨’平臺利用規(guī)則與標準暫不完善的漏洞,大肆轉嫁行業(yè)集體試錯的成本,有些直播‘帶貨’言而無信,甚至欺騙消費者,責任意識、品牌意識缺失值得警惕。”戴崴建議,直播平臺多、主體多、方式多、涉及商品或服務種類多,需要通過相關機構明確其權利義務主體以及監(jiān)管維權路徑和依據,讓執(zhí)法主體“長牙齒”、有利器。通過落實法律責任令相關各方“各司其職”,助推直播“帶貨”行為步入正軌。
此外,今年與價格有關的輿情與往年略有不同,一是受疫情影響,有關蔬菜、水果價格以及市場監(jiān)管部門查處價格違法方面的輿情信息較多;二是部分網購商品貶值太快引發(fā)已購貨消費者不滿。
紅包活動一直以來是各大電商平臺吸引用戶、提升銷量的慣用手段,但看似誘人的紅包經常是空頭支票,引發(fā)消費者不滿。據介紹,消費者吐槽較多的紅包活動主要有:京東平臺“疊蛋糕”活動,部分用戶紅包沒有到賬,“要等10個工作日審核,正好錯過‘618’”;淘寶“‘618’理想生活列車”活動,有消費者反映“活動搶了40多個紅包,打開只有10多元”。還有拼多多用戶遇到同樣的遭遇,“搶到900多個紅包,只有8塊錢”。
此外,某些平臺的百億補貼、大額消費券、超值優(yōu)惠等,成了吸引消費者的噱頭。過分夸大的宣傳方式,給人留下“承諾無度、踐諾無實”的負面感受,給正在回暖的消費信心潑了涼水。
專家建議,應建立完善網絡促銷活動中直播“帶貨”、價格促銷、紅包優(yōu)惠等行為的誠信評價機制,補齊網絡購物消費維權社會共治不足的“短板”,將審慎核實后的消費者評價和舉報、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處罰信息等記入評價系統(tǒng),將違法情節(jié)嚴重、污點信息較多的平臺和商家拉入“黑名單”,把規(guī)則意識強、消費者客觀評價好的網絡平臺拉進“紅榜單”,通過市場監(jiān)管與消費維權相結合的方式,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
關鍵詞: 618購物節(jié) 吐槽 消協(xié)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