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五千斤野生大黃魚賣了957萬 折射海洋生態(tài)保護之功
2022-01-18 16:51:51來源: 杭州日報

這是一個美談:一網撈到野生大黃魚近5000斤,賣了957萬元!一位杭州朋友說,“昨天去菜場買條魚,攤主們都在開心地說著這事。”

寧波象山漁民、船老大林海平,1月14日晚上10點多,在東海15海區(qū)作業(yè),他和船員們一起“海底撈”撈起這一網,總共有2450多公斤!而且大黃魚個頭都很大,大部分都在1公斤以上,最大的甚至超過兩公斤。

林海平最后只留了4條,個頭都在1公斤以上,分送4戶人家:一戶是父母,一戶是岳父岳母,另外兩戶是要好的親友,自己一條也沒留。其余的以957萬元的“天價”,給了漁商。漁商第一批轉手銷售出去的,每條1到1.5公斤,價格在每公斤2000元左右。這是多么金貴的野生大黃魚,每克達到8元!我查了一下當下純銀的價格,每克也就4.50元左右,野生大黃魚比銀子還貴差不多一倍!

真為漁民們的收獲感到高興!其實漁民很不容易,海上風大浪大。船老大“林海平”的名字是風平浪靜的期待,可是大海畢竟是大海,海上捕撈作業(yè)不僅辛苦,而且風險很大。另外就是漁業(yè)成本越來越高,漁獲收益卻頗為有限。林海平從事捕撈已有28年,前幾年他打造了一條耗資400多萬元的漁船,其中貸款200多萬,債務還挺重。他感概:這一網抵了28年,家里的債終于可以還清了!

野生大黃魚本來就很金貴,因為味道極鮮美,經濟價值極高。上世紀80年代后期,近海捕撈強度不斷加大,而野生大黃魚的數(shù)量則急劇減少,成了海上珍稀動物,甚至瀕臨滅絕。稀而貴,那是肯定的。

保護好野生大黃魚的生存環(huán)境,才能保護好人類的口福。這些年來,“休漁期”執(zhí)行得比較好,有計劃保護魚類資源,人為干預海洋捕撈密度,保證海洋生物的正常繁殖,恢復種群數(shù)量,以期達到生物平衡。有了良好的海洋生態(tài)保護,汪洋大海才可能成為野生大黃魚的樂園。

人類發(fā)現(xiàn)、認知、利用、保護野生動物的歷程,以及保護的觀念,經歷了巨大的發(fā)展和轉變。我們逐步認識到,人類文明本質上就是水文明、江河文明、海洋文明;海洋生物多樣性是海洋文明的重要內涵;而“保持萬物的可持續(xù)性”,應該成為我們人類的共同理念。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wèi)·愛登堡,是英國杰出的博物學家,他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走遍全球,探索自然世界,從而目睹了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遭遇的變化,比如,活了一個多世紀的海龜,在海洋塑料垃圾中掙扎求生;北極凍土和浮冰極快消融,剝奪了海象最后的棲息地……人類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大加速”,使生物世界滑向失控和衰退。愛登堡在94歲寫下了名著《我們星球上的生命》,那是一部寫給全人類的警醒之作,其中第三部分寫“未來憧憬”,提出“保持萬物可持續(xù)性”“重新野化世界”,引起了震動。

“重新野化世界”,這是一個極富穿透力的理念。期待這次的“天價野生大黃魚”新聞,能夠進一步喚起大眾對環(huán)境尤其是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與情感,傳播發(fā)展的、科學的、創(chuàng)新的生物生態(tài)保護觀;更期待野生大黃魚不再那么珍稀金貴!

關鍵詞: 野生大黃魚 海洋生態(tài)保護 種群數(shù)量 野生動物保護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