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知網下調碩博學位論文下載價格引發(fā)關注。同時,網友也在質疑,每次高達數(shù)百元的論文查重費用及創(chuàng)作者報酬沒有任何變化。

近日,中國知網下調碩博論文的下載費用,分別降至7.5元/本和9.5元/本,降幅分別為50%和62%。不難看出,中國知網此次調價與近日陷入的風波相關。不過,當中國商報記者就降價原因向中國知網客服人員進行咨詢時,對方卻避而不談,僅回應,“您就以官網上最新的價格標準執(zhí)行就可以。”
目前,中國知網已對碩博士論文的下載費用進行降價調整。
12月7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因論文被擅自收錄起訴中國知網并勝訴,涉及100多篇著作共獲賠70余萬元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后發(fā)酵。值得注意的是,趙德馨并非首個起訴中國知網的學者,天眼查網站顯示,中國知網迄今涉及著作權和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的訴訟超1100條。
與作者本人收不到版權費、下載自己的論文還要付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知網通過其論文獲得了巨額利潤。中國知網母公司財報顯示,中國知網2020年收入超11億元,毛利率接近54%。在此背景下,網民“苦知網久矣”的情緒被點燃,不斷通過社交媒體聲討中國知網的“霸道”。
雖然中國知網下調了碩博論文的下載價格,但此舉并未獲得網友的諒解。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相比于論文下載費用的降低,外界更關注的是,這部分差價是否會支付給論文原作者,以及中國知網每次高達數(shù)百元的論文查重費用為何不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中國知網下調論文下載價格具有積極意義,但無助于真正解決問題。收錄論文借此獲利卻未給予原作者分成構成侵權之實,基于對法律的敬畏和對作者勞動的充分尊重,中國知網應當盡快發(fā)布稿酬政策,明確被下載一篇文章作者可獲得的利潤比例,并及時啟動對論文原作者的稿酬分成。對于論文查重的高定價,劉俊海也表示,查重服務應當采取廣大學生觸手可及的價格,舍小得大,以數(shù)量換取利潤。而趙德馨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中國知網能夠尊重知識分子,給予文章創(chuàng)作者報酬,并對使用者合理收費。
“對知識的尊重不能僅靠人民法院的審判和輿論壓力,中國知網應當有所擔當,以此為契機認真反思自身現(xiàn)行的商業(yè)模式,找到與作者和讀者的最大利益公約數(shù)。 既關注近期利益,也要看到長遠利益。應建立起公平定價、透明理性的多方博弈機制。一方面,了解讀者可接受的價格和作者對稿費及傳播的訴求,以此為基礎采取差異化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對自身運營成本進行取證,賺取透明、公平的利潤,這樣才能打造出核心競爭力,并贏得各方信任和尊重。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xiàn),趙德馨教授訴中國知網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也將達成。”劉俊海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