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wǎng) > 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調查顯示電商平臺依然面臨高退貨率問題
2021-11-10 16:49:00來源: 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調查顯示電商平臺依然面臨高退貨率問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楊召奎

11月10日,《中國消費者》雜志社聯(lián)合中國標準化協(xié)會安全健康消費工作委員會等單位,共同發(fā)布了個人信息保護和電子商務消費調查報告。調查顯示,電商平臺依然需要面對高退貨率問題。

兩份調查均采取通過線下攔截訪問形式,同時在東北、華北、華東部分省市同步開展。其中,電子商務消費調查問卷設計20個問題,調查周期歷時15天,回收有效樣本9095份,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基于電商的市場監(jiān)管力度、消費糾紛處理等呈現(xiàn)出總體向好的趨勢,但是,消費者對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的滿意度總體評價不高,電商平臺依然需要面對高退貨率問題,亟待引導消費者按需理性消費。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商家夸大宣傳、廣告違法、虛假打折,商品貨不對板、名不符實,假冒偽劣及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依然是電商問題短板,亟需改進服務措施,強化標準規(guī)制。

為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做到:按需購買商品,正規(guī)平臺下單;切忌跟風囤貨,聰明理性消費;看清促銷政策,讀懂游戲規(guī)則;抵制假冒偽劣,遠離失信平臺;保留購物憑證,依法正當維權。

在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調查項目中,共設計16個問題,歷時6天,回收有效樣本3958份。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個人信息被過度采集現(xiàn)象嚴重,線上線下均不同程度存在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消費者主動保護個人信息意識不強,包括電商平臺在內的在線服務行業(yè)依然是個人信息過度收集和濫用的重災區(qū),商家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管不當,商業(yè)應用規(guī)范缺位,個人信息販賣等問題十分突出。

在此提醒廣大經(jīng)營者,應依法收集、使用和管理消費者個人信息,做到非必要不獲??;應限定適用范圍并妥善保管消費者個人信息。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非必要不授權采集個人信息,在線服務及時更換賬號密碼,對身份信息、銀行賬戶、上網(wǎng)賬號要妥善保管,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勿輕易授權采集;對快遞、郵件標簽等記載了個人信息的包裝物,應做好“脫敏”處理。一旦發(fā)現(xiàn)個人信息泄露,應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切勿坐視事態(tài)蔓延,造成更大損失。對于個人信息侵權違法行為,要果斷采取依法維權措施,當好個人信息保護的監(jiān)督者和自身信息安全的守門人。

關鍵詞: 安全 健康 商務 消費 調查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wǎng)站:55 16 53 8 @qq.com